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升级,包括上海在内的多个城市采取了全域或局部的静态管理。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居家生活,在蔬菜、大米、鲜肉等诸多资源中,可乐脱颖而出,成为了一样“硬通货”,能够用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大部分资源,是万千居家隔离人士一瓶难求的“神仙水”。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在日常情况下,不论市面上的商品如何涨价,可口可乐好像始终如一,从未涨价。
市场竞争激烈,不愿意涨是原因之一
要知道,2010年到2020年,中国的物价总体上涨了28%。
麦当劳的甜筒冰淇淋,从当年的两块五一个,涨到了现在的四块钱一个。
就连肯德基的吮指原味鸡也从2010年的7块5,涨到了现在的12块,涨幅60%。
最典型的“不涨价”还是可口可乐,20年前,一瓶可乐是3块钱,10年前,一瓶可乐也是3块钱,现在,一瓶可乐还是3块钱。
而可乐不涨价的一部分原因是公司不想。
可乐作为一种饮料,是有很多替代品的,它并不是刚需。可能今天可乐价格涨一倍,消费者明天就想我改喝别的,加多宝、王老吉、茶饮料、咖啡饮料,甚至矿泉水也行。
另一个强大竞争对手——“百事可乐”的存在也让可口可乐公司忌惮涨价。作为“双头垄断”可乐市场的两个高端玩家,两家公司互相知根知底,他们出于市场竞争的目标谁也不敢轻易涨价。
薄利多销,不能涨是原因之二
规模化生产和低成本,致使可口可乐本身不具备涨价的能力。
可乐主要依靠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。比如可口可乐的自动化生产线,一分钟可灌装成千上万瓶可乐,相应的成本结构中,人力占比很少,这几年人力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对其的影响不大,因此售价就可以维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。
而很多涨价的商品、服务,比如理发、早餐店卖的油条,涉及的人力环节很多,这几年人力成本一增加,价格也就蹭蹭往上涨了。
两家公司维持可乐的低价,也是为了借助低利润,把其他小型卖家挡在行业之外。这个行业有着非常高的竞争壁垒,利润率不高,但是两个大玩家靠着规模,也能赚到钱。而小型卖家规模小,价格也没有优势,只能夹缝中生存,比如非常可乐和崂山可乐。
不涨价的可口可乐是如何赚钱的呢?
从经营策略来看:致胜的渠道与高毛利的经营策略就是它碳酸饮料帝国的权利密码。
可口可乐的第一张王牌就是构建直插本土品牌腹地的渠道,这其中包括一套可口可乐专门为中国区域经销商设计的系统:101渠道管理系统。
这套系统的规则是找一家当地批发商为合作方,并由其负责该地区可口可乐产品的配送,可口可乐装瓶厂负责派驻业务员在该地区进行业务推广。通过打通现代渠道和传统渠道,可口可乐用有形的手给无形的中国市场注入了带有“可卡因”的渠道系统。
高毛利经营策略是红色帝国的第二张王牌,真正压低可口可乐毛利的是剥离瓶装厂业务,兜售原浆。
一般来说,上游浓缩原浆的毛利率约为50%至60%,而中游的装瓶业务毛利率则相对较低,约为10%至15%,下游销售的毛利率为40%左右。
从价格空间来看,对比矿泉水的价格构成,即经销商+零售商约占价格的60%,能明显看到可口可乐给予经销商及零售商的利润空间(共计20.3%)相对较小。
可口可乐的这套规则全行业通用,内核无非是在成本与渠道上做文章。
从品牌策略来看:从“面”到“点”的全品类铺设。
在可口可乐的品牌体系中,上百个品牌被分为三类:领导者品牌、探险者品牌、挑战者品牌。可口可乐品牌无疑是其中的领导者,可口可乐早已在一百多年的经营中总结出了一套领导者品牌的打法——把产品如毛细血管一样铺到市场的每一个角落,用高举高打的方法对消费者进行广告轰炸。它的核心运营体系概括起来就是“TV+超市”。
但这个并不适用于没有实力的小品牌,如果说可口可乐品牌是“面”上的打法,那小品牌就需要从“点”上突破,需要针对垂直细分人群的痛点,更精准的对话消费群体,更细分的消费场景,更明确的产品优势,以及更有针对性的消费者沟通方式。